社区工作人员在候车室向乘客发放对联。 张海霞 摄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日前,市文明办、市志愿服务协会,向全市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发出《关于在全市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的倡议书》,希望用“邻里守望”编织一张社区爱心网,用志愿服务使每一个困难中渴望帮助的人得到关爱。
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你我自身做起。
倡议一发出,广大志愿者纷纷深入基层社区,通过结对帮扶、亲情陪伴等多种形式,让空巢老人身边有了儿女般的关怀,让困难家庭充满了生活的信心,让残疾人感受到了亲人般的呵护。
于是,跟随着这些志愿者的足迹,记者先后在县前巷社区、火车站社区、下东社区记录下了这些温馨感人的瞬间。
空巢老人的笑容
家住县前巷社区金色嘉园的85岁孤寡老人张改仙这几天可乐坏了,一度冷清的小屋,来了一拨又一拨慰问她的志愿者。1月15日上午,市人民医院的志愿者在顾宝的带领下,来到张改仙老人家中,给她送来了米、面、油等慰问品和200元现金。与顾宝等人随行的还有一位名叫李芳的中年女性。因为经常在志愿活动中碰面,李芳和顾宝她们已经成了非常熟悉的朋友。而对于张改仙老人来说,李芳就像她的亲闺女一样。由于经常过来帮助老人做点家务活,李芳一进门就轻车熟路地在卫生间忙活起来。
说起当志愿者,李芳腼腆一笑告诉记者,这完全是缘于一次偶然。李芳有一次来社区办理医保手续,当时,社区工作人员正好有事不在,一名在这里服务的志愿者热情地接待了她,并一直陪她等到工作人员回来,而社区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更是温暖了李芳的心。几天后,李芳找到社区主任程君,说出了自己也想当一名志愿者的想法。于是,程君便带着李芳来到了张改仙家里。第一次帮助张改仙老人做完家务后,李芳说心里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充实感。此后,她便成了县前巷社区一些空巢老人家里的常客。而且,只要社区有志愿服务活动,李芳总是一次不落地满怀热情参加。
采访中,记者看见有3名中学生在社区办公室义务为社区居民写对联。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是长治六中的学生,他们正在这里开展为期一周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为了不让这样的实践活动走过场,程君已经为学生们安排好了每天的志愿服务内容。
火车站里的温暖
外乡人也是我们的近邻。
1月22日下午,一群佩戴袖标的志愿者队伍在火车站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长治火车站候车大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一到现场,志愿者们就奔赴各自的岗位,疏导乘客,分发宣传资料、打扫卫生、帮助接送行李。
“谢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帮忙,大包小包这么多行李,自己往车上拿要费半天劲儿……”在候车大厅,抱着3岁的孙女,准备回河南老家过年的王大妈感激地握住了火车站社区主任李平的手。
王大妈感谢的话还没说完,李平就已经接过了她的行李,和她一起挤进了进站的人流中。
送王大妈上车出来后,李平和几位志愿者穿梭在候车的乘客间,向他们发放专门带来的对联,并送上温馨祝福的话语。
“长治的建设离不开外来务工人员。我们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就是要让你们在疲惫的旅途中能够感受到第二故乡的温暖,来年再为‘五宜’长治建设出力。”说着,李平还和一些热情的候车的乘客聊起了天。
为了给旅客提供周到的服务,志愿者们不顾辛苦劳累,带领各服务站点布置场地,向他们讲解服务内容、注意事项,使整个志愿服务工作有序合理。
采访中,记者看到,在月台服务的几位志愿者,几乎没有歇脚,从候车大厅通往月台的那条通道上,始终有他们为到站和出行的旅客引导出行、接送行李的身影。
而在进站口维持秩序的志愿者,那种一丝不苟的认真劲儿让在一旁值班的火车站工作人员都自叹不如。
当天,因为车站客流量比较大,候车大厅里一会就被弄得脏乱不堪。为了给乘客们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候车环境,志愿者们不停地一遍遍擦拭地板。不少候车的乘客,临上车时也要回头看看这些勤快的志愿者们的身影。
“娘家人”的关爱
56岁的郜光珍是下东社区一名肢体残疾人。 因为没有工作,郜光珍一家人的生活非常拮据。
2013年9月份,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郜光珍成功申请到了低保,每月可领到300元的低保金,让她第一次感受到了政府对残疾人的关爱。
当然,这样的关爱不止这一次。
1月21日,为了积极响应在全市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的号召,城区残联的工作人员带着价值300元的米、面、油等慰问品来到郜光珍家中。
工作人员鼓励郜光珍一家人,一定要鼓起勇气,战胜困难。并给她送上了新年的祝福。
“残联就是咱残疾人的‘娘家人’,有了你们的关爱,我们一定会树立起生活的信心。”握住残联工作人员的手,郜光珍激动地说。
和郜光珍一样,享受到“娘家人”关爱的还有残疾人申颜军。
2008年,申颜军因脉管炎做了截肢手术,成了一名残疾人。
由于丧失了劳动能力,一直以来,申颜军一家人都是靠残联和社区的帮扶维持生计。再次看到残联工作人员,申颜军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当场向大家表态一定要坚强乐观地生活下去。
春节即将来临,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一直是政府部门关注的重点。
采访中,城区残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让贫困残疾人家庭真正享受到政府的关爱,他们将继续加大对残疾人的帮扶力度,积极为残疾人争取各项政策扶持,真正让他们融入到社会主义和谐大家庭中。
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两千多年前,孟子曾说过,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毋庸置疑,“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将成为现代化城市的“纽带”。我们相信,在“邻里守望”志愿活动的引领下,社区中陌生的邻居会熟悉起来,寂寞的楼道会热闹起来,“一家有难大家帮、邻里共享社区温暖”的和谐画卷必将跃然而出。(姜国栋)